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国内医学领域享有盛誉。主要栏目有论著,报道激光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回顾国内外激光医学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此外还有短篇报道,国外期刊摘译,会讯等栏目。本刊发展了大量激光医学的基础研究和在临床各科应用研究的论文,对促进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提高激光医学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国内激光医学学术交流的园地,对外交流的窗口和继续教育的基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4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926/R

邮发代号: 82-25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国际刊号:1003-9430
  • 国内刊号:11-292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宫腔镜下Nd∶YAG激光治疗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

    脱出于子宫颈口处的黏膜下平滑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阴道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术中在肌瘤蒂部留置血管钳24~72h,将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造成感染.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Nd∶YAG激光的介入,使得治疗方法有了新的突破.本文总结了1997年2月至1999年11月间我们采用宫腔镜下Nd∶YAG激光手术治疗67例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

    作者:舒丽珍;徐爱娣 刊期: 2005- 04

  • 微创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我院从2002年8月至2004年1月,应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38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刘小平;梁发启;郭伟;张国华;李荣;白文斌;孔庆龙;李丽民;范红燕;闻智 刊期: 2005- 04

  • CO2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临床观察

    采用CO2激光非接触扫描照射治疗牙本质过敏60例患者96颗牙,即刻有效率100%,远期有效率96.8%,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

    作者:郭晔 刊期: 2005- 04

  • 多波长激光联合应用祛除复杂文眉

    文眉以其良好和长久的美容效果深受广大爱美人士的喜爱,但由于术者审美意识的不同、操作技巧的差别,以及由于时间变迁而流行的眉型不同,往往使文眉效果不尽如人意.我科自1997年开始采用Versapulse四波长激光治疗系统对不良文眉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尤其对于一些较难处理的复杂性文眉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孙瑞霞;苑凯华;蔡金辉 刊期: 2005- 04

  • CO2激光微创切口治疗皮脂腺囊肿1500例

    我科应用CO2激光微创切口方法治疗皮脂腺囊肿15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皮脂腺囊肿患者1500例(共计1620个囊肿),男性985例,女性515例;年龄10~75岁,平均32.5岁.皮脂腺囊肿位于头面部、耳部、胸背部、臀部、外阴及四肢部位.囊肿面积为1.5cm×2cm~5cm×6cm.病程3个月至12年.......

    作者:张桂秀 刊期: 2005- 04

  • CO2激光治疗皮脂腺痣32例

    1988年至今,我们应用CO2激光治疗了皮脂腺痣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皮脂腺痣患者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5~66岁.病变部位:26例皮损位于头皮,6例位于面部.皮疹单发,面积2cm×4cm~2cm×8cm,边界清楚,桔黄色或淡红褐色的斑丘疹,或斑块,表面无毛发,呈隆起的疣状,分瓣结节,质韧硬,椭圆形或带状排列.......

    作者:王立玉;张玲;赵晓兰 刊期: 2005- 04

  • 光动力学疗法的免疫作用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又称光敏疗法、光化学疗法,是一种发展迅速、很有前途的新型医疗技术.从Dougherty[1]提出用血卟啉衍生物加光辐射治疗恶性肿瘤至今,PDT在恶性肿瘤和其他多种良性疾病,如眼科疾病、皮肤疾病等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对于PDT作用机制,人们开始由其单纯的单态氧的杀伤作用,逐渐认识到其免疫反应的长期效应.国内外对PDT免疫作......

    作者:钱新宇;罗荣城 刊期: 2005- 04

  • 光化学基因转染技术

    肿瘤基因转染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仍有许多限制因素制约着它的临床应用,特别是缺乏有效而特异的体内基因转递技术,难以保证基因转染效率.大量研究表明,尽管目前基因治疗载体种类很多,但无论病毒载体或是合成载体都存在着生物安全性、体内转染效率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多数基因载体被靶细胞胞吞后大部分只能滞留在内吞泡中终被溶酶体降解,只有少数能从内吞泡中逸出进入胞浆,转运入核内发挥转录作用,大大影响了转染效率,难以达......

    作者:肖卫东;葛海燕;陈炜;陈祖林 刊期: 2005- 04

  •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实验研究

    早在1963年,Walters等[1]在对正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的血红素合成过程的研究中就发现,癌变细胞由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acid,ALA)生成的卟啉含量要高于正常细胞.1987年Lugaci[2]提出研究卟啉前体物的想法并率先在试管内对ALA-PDT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由ALA引起的皮肤光致敏作用只需2天就可以被消除掉,而在此以前的第一代光敏剂HpD和卟吩姆钠(Phot......

    作者:张镇西;张苏娟;张宝琴;陈美兰 刊期: 2005- 04